2025年以来,江苏省淮安市着力建机制、搭平台、强督导,畅通金融服务“微循环”,打通助企发展“快车道”。
一、完善监管引领工作体系,强化政策供给
全面贯彻落实国家、省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,制定全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导意见,突出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,组织实施金融要素保供、服务效能提升、金融服务创新突破等项目,配套落实18项支持举措,推动加大科技制造、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有效金融供给,提升重点领域服务质效。上半年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净增935.51亿元,增长10.86%,增速居全省第二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.85个百分点;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6.44%,增速居全省第1;高新技术产业贷款同比增长53.08%,增速居全省第2。
二、优化金融服务工作机制,精准对接服务
(一)建立融资需求“揭榜领办”机制。聚焦科技企业和先进制造业等经营主体个性化融资需求和服务建议,建立企业融资服务需求“揭榜领办”机制,通过交办、领办、督办等流程,推动融资需求高效、规范办理,并配套建立需求对接、提级办理、闭环办结等机制,以点带面推进银行金融服务举措的改进和优化,累计推动对接企业需求62家次,落实融资支持20户2.35亿元、达成融资意向21户8.11亿元。
(二)畅通重点领域银企对接渠道。用好科技中小、高新技术、专精特新等科技企业名单,梳理近400户科技企业无贷户清单,组织银行开展科技企业首贷扩面等银企对接活动,分层分类开展对接,累计走访科技企业1956户,提供融资342.93亿元,为21户无贷科技企业提供授信1.95亿元。组织银行机构全覆盖走访外贸企业,深入推进无贷企业首贷畅通,制作发布“外贸金融服务指南”助企平台,提高金融服务外贸企业相关政策的知晓度和惠及面,全力支持稳外贸稳就业。累计走访外贸企业871户,为694户企业提供贷款44.99亿元,其中首贷58户2.59亿元。
(三)聚焦“一大一小”做好精准支持。要求建立银行机构重大项目需求提级办理机制,强化全流程跟踪服务,走访服务市级重大项目402个,提供全口径融资余额162.69亿元。发挥小微企
业融资协调机制效能,围绕“直达基层、快速便捷、利率适宜”目标,积极参与走访、摸排、筛选、对接等环节,突出首贷、续贷需求摸排对接,做到“应贷尽贷、能贷快贷”,共走访小微企业17.51万户,成功向4.25万户企业发放贷款688.22亿元。
三、加大监管引导力度,突破融资难点
(一)聚焦“堵点”解难题,精准施策优供给。建立普惠金融定期监测和工作督导机制,突出无还本续贷等政策落实,推动银行业机构针对性细化续贷业务标准和操作流程,对中型企业、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型符合续贷条件的贷款“能续尽续”,打通普惠金融政策落实存在的堵点卡点,提升小微、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度和获得感。上半年全市银行机构累放无还本续贷户数2.95万户、金额252.81亿元,累放金额同比增长68.19%。
(二)金融“讲堂”淬本领,蓄势赋能启新程。聚焦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重点领域和重点业务,举办“淮安金融大讲堂”,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操指导,着重破解从业人员对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等业务“看不懂、不敢贷”问题,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能力。共开展“科技金融”“供应链金融”“绿色金融”等多场专题培训,惠及从业人员500余人次。
(三)行长“问诊”走一线,精准把脉开良方。常态化组织开展“行长走基层”活动,推动银行高管深入企业上门问需、提级办理,缩短决策链条,打通堵点难点,有效满足企业合理诉求;配套开展服务“换位办办看”,深入服务质量检视,以点带面推进产品服务优化和创新,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和满意度。共推动38家银行140位市行高管制定走访计划,已走访企业351户。